第139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139章
殉葬這種事情,朱元璋已經不是第一次被罵了。
別說後世人,就是洪武年間,也不少人罵他。
只是錦衣衛能夠監督京都和大城市,監督不了所有的城村。
在明朝廢除殉葬之前,選秀和招募宮女是老百姓們聞之色變的事情,一旦有聽聞一絲半點的消息,街面上的適婚單身男性能夠全部被抓去成婚。
主要還是殉葬之風太烈。
明朝的殉葬不僅僅是妃嬪的殉葬,朱元璋的子孫們到了地下,單有妃嬪伺候怎麽夠?不也要下人伺候嗎?是以殉葬的宮女、宦官、小廝(藩王)的數量數十倍於妃嬪。
不僅平民家庭聞之色變,富戶人家也避之不及。
主要是宮女可以選擇平民女子,但是妃嬪最重要的是好看,好看的前提是什麽?膚白貌美要求不下地幹活,臉色紅潤身體健康要求從小吃飽穿暖。
按照這個標準,也是小富之家才能養的出的女兒了,所以除了那些想拿女兒博富貴的,怎麽讓人不憂心?
明朝也有沒有生育的妃嬪和藩王妃妾沒有殉葬的,那都是家裏有近親幹上了大官,可以說在明朝,家裏沒個近親當大官,都免不了選秀和殉葬的危險。
他升官早,不用選秀,他升官雖然晚但是在丈夫死之前升得足夠高,不用殉葬。
就是這麽現實。
伍愛華自然也簡單地給大家科普了一下殉葬制度。
感性如李世民已經不讚同了:“妃嬪宮女宦官也是爹生娘養,怎麽能直接讓人殉葬呢?”
理性如秦始皇則是說道:“如果戴戴殉葬,大秦要減少多少人口?還是用俑人更合適。”
喜歡用外戚如劉徹也是搖頭:“朕妃嬪家的人不少都是肱骨之臣,這法子可不行。”
知道明朝喜歡選小戶人家女兒當皇後妃嬪,劉徹沒有發表什麽意見,畢竟他的妃子娘家也不強大,還不是出現了帝國雙秀?加上霍光的話,就是一門三傑。
但是對於皇帝選了小戶人家女兒,還讓人家家屬全部閑置不在重用,劉徹非常不理解:人家女兒能養這麽好,多少有點本事吧?不用他們不是浪費了嗎?
伍愛華這時候正在從殉葬制度衍生出來新的知識點。
“明朝初期的宮女和妃嬪雖然很慘,但是女官的權力卻比中後期大很多。”
“女官制度是朱元璋時期就設立的一種制度,有品德有才學的女性在內宮擔任官職,有管理職務、有女醫,還有女教師教導小宮女和小宦官。”
“同時,因為明朝妃嬪很多出身於小戶人家,女官還會負責教導這些妃嬪。”
“明朝的女官主要是兩個途徑產生,一個是混出了名聲的賢亮才女通過考錄或者征召擔任官職,另一個是考試選拔小宮女中接受了女官教育格外優秀的人。”
“女官的機構分為六局一司,分別是尚宮局、尚儀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寢局、尚宮局和宮正司。”
“眾人只知道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卻不知道在明朝初期,掌印的其實是尚宮局女官。”
【哇塞,她們這麽牛逼嗎?】
【掌印女官?】
【明太祖不是說了後宮不得幹政?】
【女官是女官,後宮是後宮,不是一回事,就和漢朝的男寵與朝堂的大臣一樣好嗎?】
漢朝皇帝:不是,單舉例我們,你們搞針對啊?
【那時候明太祖設置女官制度主要是為了防止宦官專權、加強皇權,並且也看到了部分優秀女性的能力,只可惜後代沒有延續下去,最後宦官還是專權了】
朱元璋看到這些彈幕就生氣,但是想到那什麽堡宗都認太監當爹了,朱元璋只覺得自己的承受能力也上升了。
伍愛華這時候還在繼續說道:“明朝的女官一開始規定為20歲以上可以應選,但是在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大批量選拔女官,將年齡修改成了婦人30歲以上40歲以下,女子13歲以上19歲以下。”
“根據當時的史料匯集,應該是為了不耽誤婦人生育,在這次的選拔中,朱元璋也選拔了好幾個天才少女進入宮闈擔任女官。”
後世的女人羨慕地看著天幕:“是不是去當了女官,就可以自己掙錢糧,而且不用嫁人生子了?”
“你怎麽這麽害怕嫁人?”邊上有閨蜜勸道:“大家不都是嫁人嗎?洪武時期選拔的也是婦人居多啊。”
“我和你不一樣,你家裏的女孩子都宜子孫,生孩子容易,我們家的女孩子容易難產,我娘就是難產過世的,我家裏的姑姑和姐姐嫁出去了八個,已經難產死去了一半了,我是真的不敢生……你說我嫁人的條件就是自己不生讓小妾生,能行嗎?”
閨蜜猶豫著說道:“你爹對你挺不錯的,也許能幫你選個同意的夫君?”
“洪武之後,女官制度開始衰退,建文和永樂時期還有女官,等堡宗時期,已經基本看不見女官的記載了。”
“咱就知道是堡宗那個愛給太監當孝子的不肖子孫開的壞頭!”朱元璋罵道。
“明太祖時期,女官的人選主要來自於江南富庶之地,主要是這些地方的識字率和就學率較高,家中女孩的地位也比較高,家裏願意教導女兒讀書識字。”
“當然,這也導致了江南地區的科舉非常卷,據說在江南地區能夠考上舉人的,學識程度已經相當於少數地區進士,也因為教育不公平這個原因,明朝的進士還分為了南北榜,分地區錄取進士。”
【別說明朝,現代江南地區都格外卷】
【就是不知道明朝有沒有高考移民了】
【人家看的是祖籍,移民也沒用啊!倒是如果爹和爺爺當的官足夠大,可以占用京城的考試名額】
“說起科舉制度,就不得不說古代的官職制度了。”
“不知道是不是六這個數字格外吉利,古代的女官是六局,朝堂則是六部,明朝也是如此。”
“作為農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是看不慣別人不幹活白拿工資的情況的,所以他設立的官職制度並沒有宋代那種級別和任職分開的情況。”
“在明朝,你當什麽級別的官,就拿什麽級別的工資,所有的工作必須要對得起自己的待遇。”
“只有封了爵位的勳貴和被賞賜了虛爵的皇後妃嬪的娘家,也就是老朱的兄弟們和女人們家裏才能不幹活拿錢。”
“明朝的六部也參考了唐朝,設置了吏部、禮部、兵部、戶部、刑部、工部,開八股取士,另外也有翰林院、禦史臺等機構的存在。”
“一開始的時候,明朝也設立了中書丞相,但是朱元璋對於皇權的分權是非常警惕的,作為勤政程度能夠和始皇相媲美,每天睜開眼睛就是幹活,幹到半夜才去休息的肝王,朱元璋覺得丞相這個職位完全沒有必要,借著清洗朝堂的機會,直接廢掉了丞相這一職位。”
“但是朱元璋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子孫比較廢物,他們身體不行,幹不了他們長時間的活,能力不行,當不了所有工作的決斷人,心態更不行,受不了不能享受的生活,但是太祖規定了不能有丞相怎麽辦?於是他們設立了內閣。”
“至此,明朝是沒有以前朝代的左右丞相了,他們采用了多相制度,內閣少則三四人,多則七八人,都能算作丞相。”
朱元璋聽聞,再次眼前一黑:這些不肖子孫!
“不過明朝內閣有個默認的潛規則,說是非進士不如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在明朝,進士分為一甲、二甲和三甲,其中一甲只有三人,狀元、榜眼、探花,這三人是免試進入翰林,二甲稱為進士,通過翰林院庶吉士考試可以進入翰林,三甲人數最多,被稱為同進士,是沒有資格進入翰林的。”
“根據現代人統計,明朝二甲一般一次只有不到一百人,三年一次,也就是說,要在全大明考到前一百,才有機會進入內閣稱為丞相。”
“從這一方面來看,明朝內閣的丞相人選都是智商非常厲害、情商至少也夠用的人,這些人管理大明,別的不說,至少不會鬧出什麽大亂子來。”
“內閣和朝廷修修補補,皇帝就是幾十年不上朝還沈迷各種奢侈享受,明朝這艘大船也不會沈。”
“如果不是明朝末年遭遇了小冰河時期,各種天災頻發,各地都連年簽收,北方游牧民族又因為小冰河時期變冷而全方位南下,明朝搞不好還能多撐不少年,最後也搞出個君主立憲制度來。”
“畢竟明朝這種科舉選拔、內閣多相、黨爭厲害、小資產階級萌芽、嫡長子繼承制皇帝沒啥用的朝廷,簡直是君主立憲的天選國家啊!”
朱元璋不僅不能理解,而且不能接受:你說什麽君主立憲?那和我們被架空了有什麽區別?!
“除了內閣制度之外,明朝還講究‘重典治吏’,也就是對官員格外嚴格,當然這只是初期君主權力較大時能夠達成的,等中晚期,皇帝對於官員也很難達成非常有效的重拳出擊了。”
“不過明朝中晚期也有個頭鐵娃,是那種放在論壇上能讓人爭論一下他和於謙究竟誰更厲害的內閣首輔張居正,張居正頭鐵到搞出來一個考成制。”
“這裏提示一下,上一個想要搞官員考核的範仲淹和王安石最後都被罷相,也就是宋朝不殺士大夫,在這種情況下,張居正還搞出考成法改革,也著實是頭鐵。”
朱元璋感興趣了起來:“這張居正想要怎麽改?”
“當然,張居正也沒有因為變法而死,也就是差點被皇帝開棺鞭屍了而已,但是最後不也沒開成鞭成嗎?”
朱元璋:等等,這是我某代孫子幹的?
張居正:???看向三頭身小皇帝。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殉葬這種事情,朱元璋已經不是第一次被罵了。
別說後世人,就是洪武年間,也不少人罵他。
只是錦衣衛能夠監督京都和大城市,監督不了所有的城村。
在明朝廢除殉葬之前,選秀和招募宮女是老百姓們聞之色變的事情,一旦有聽聞一絲半點的消息,街面上的適婚單身男性能夠全部被抓去成婚。
主要還是殉葬之風太烈。
明朝的殉葬不僅僅是妃嬪的殉葬,朱元璋的子孫們到了地下,單有妃嬪伺候怎麽夠?不也要下人伺候嗎?是以殉葬的宮女、宦官、小廝(藩王)的數量數十倍於妃嬪。
不僅平民家庭聞之色變,富戶人家也避之不及。
主要是宮女可以選擇平民女子,但是妃嬪最重要的是好看,好看的前提是什麽?膚白貌美要求不下地幹活,臉色紅潤身體健康要求從小吃飽穿暖。
按照這個標準,也是小富之家才能養的出的女兒了,所以除了那些想拿女兒博富貴的,怎麽讓人不憂心?
明朝也有沒有生育的妃嬪和藩王妃妾沒有殉葬的,那都是家裏有近親幹上了大官,可以說在明朝,家裏沒個近親當大官,都免不了選秀和殉葬的危險。
他升官早,不用選秀,他升官雖然晚但是在丈夫死之前升得足夠高,不用殉葬。
就是這麽現實。
伍愛華自然也簡單地給大家科普了一下殉葬制度。
感性如李世民已經不讚同了:“妃嬪宮女宦官也是爹生娘養,怎麽能直接讓人殉葬呢?”
理性如秦始皇則是說道:“如果戴戴殉葬,大秦要減少多少人口?還是用俑人更合適。”
喜歡用外戚如劉徹也是搖頭:“朕妃嬪家的人不少都是肱骨之臣,這法子可不行。”
知道明朝喜歡選小戶人家女兒當皇後妃嬪,劉徹沒有發表什麽意見,畢竟他的妃子娘家也不強大,還不是出現了帝國雙秀?加上霍光的話,就是一門三傑。
但是對於皇帝選了小戶人家女兒,還讓人家家屬全部閑置不在重用,劉徹非常不理解:人家女兒能養這麽好,多少有點本事吧?不用他們不是浪費了嗎?
伍愛華這時候正在從殉葬制度衍生出來新的知識點。
“明朝初期的宮女和妃嬪雖然很慘,但是女官的權力卻比中後期大很多。”
“女官制度是朱元璋時期就設立的一種制度,有品德有才學的女性在內宮擔任官職,有管理職務、有女醫,還有女教師教導小宮女和小宦官。”
“同時,因為明朝妃嬪很多出身於小戶人家,女官還會負責教導這些妃嬪。”
“明朝的女官主要是兩個途徑產生,一個是混出了名聲的賢亮才女通過考錄或者征召擔任官職,另一個是考試選拔小宮女中接受了女官教育格外優秀的人。”
“女官的機構分為六局一司,分別是尚宮局、尚儀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寢局、尚宮局和宮正司。”
“眾人只知道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卻不知道在明朝初期,掌印的其實是尚宮局女官。”
【哇塞,她們這麽牛逼嗎?】
【掌印女官?】
【明太祖不是說了後宮不得幹政?】
【女官是女官,後宮是後宮,不是一回事,就和漢朝的男寵與朝堂的大臣一樣好嗎?】
漢朝皇帝:不是,單舉例我們,你們搞針對啊?
【那時候明太祖設置女官制度主要是為了防止宦官專權、加強皇權,並且也看到了部分優秀女性的能力,只可惜後代沒有延續下去,最後宦官還是專權了】
朱元璋看到這些彈幕就生氣,但是想到那什麽堡宗都認太監當爹了,朱元璋只覺得自己的承受能力也上升了。
伍愛華這時候還在繼續說道:“明朝的女官一開始規定為20歲以上可以應選,但是在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大批量選拔女官,將年齡修改成了婦人30歲以上40歲以下,女子13歲以上19歲以下。”
“根據當時的史料匯集,應該是為了不耽誤婦人生育,在這次的選拔中,朱元璋也選拔了好幾個天才少女進入宮闈擔任女官。”
後世的女人羨慕地看著天幕:“是不是去當了女官,就可以自己掙錢糧,而且不用嫁人生子了?”
“你怎麽這麽害怕嫁人?”邊上有閨蜜勸道:“大家不都是嫁人嗎?洪武時期選拔的也是婦人居多啊。”
“我和你不一樣,你家裏的女孩子都宜子孫,生孩子容易,我們家的女孩子容易難產,我娘就是難產過世的,我家裏的姑姑和姐姐嫁出去了八個,已經難產死去了一半了,我是真的不敢生……你說我嫁人的條件就是自己不生讓小妾生,能行嗎?”
閨蜜猶豫著說道:“你爹對你挺不錯的,也許能幫你選個同意的夫君?”
“洪武之後,女官制度開始衰退,建文和永樂時期還有女官,等堡宗時期,已經基本看不見女官的記載了。”
“咱就知道是堡宗那個愛給太監當孝子的不肖子孫開的壞頭!”朱元璋罵道。
“明太祖時期,女官的人選主要來自於江南富庶之地,主要是這些地方的識字率和就學率較高,家中女孩的地位也比較高,家裏願意教導女兒讀書識字。”
“當然,這也導致了江南地區的科舉非常卷,據說在江南地區能夠考上舉人的,學識程度已經相當於少數地區進士,也因為教育不公平這個原因,明朝的進士還分為了南北榜,分地區錄取進士。”
【別說明朝,現代江南地區都格外卷】
【就是不知道明朝有沒有高考移民了】
【人家看的是祖籍,移民也沒用啊!倒是如果爹和爺爺當的官足夠大,可以占用京城的考試名額】
“說起科舉制度,就不得不說古代的官職制度了。”
“不知道是不是六這個數字格外吉利,古代的女官是六局,朝堂則是六部,明朝也是如此。”
“作為農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是看不慣別人不幹活白拿工資的情況的,所以他設立的官職制度並沒有宋代那種級別和任職分開的情況。”
“在明朝,你當什麽級別的官,就拿什麽級別的工資,所有的工作必須要對得起自己的待遇。”
“只有封了爵位的勳貴和被賞賜了虛爵的皇後妃嬪的娘家,也就是老朱的兄弟們和女人們家裏才能不幹活拿錢。”
“明朝的六部也參考了唐朝,設置了吏部、禮部、兵部、戶部、刑部、工部,開八股取士,另外也有翰林院、禦史臺等機構的存在。”
“一開始的時候,明朝也設立了中書丞相,但是朱元璋對於皇權的分權是非常警惕的,作為勤政程度能夠和始皇相媲美,每天睜開眼睛就是幹活,幹到半夜才去休息的肝王,朱元璋覺得丞相這個職位完全沒有必要,借著清洗朝堂的機會,直接廢掉了丞相這一職位。”
“但是朱元璋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子孫比較廢物,他們身體不行,幹不了他們長時間的活,能力不行,當不了所有工作的決斷人,心態更不行,受不了不能享受的生活,但是太祖規定了不能有丞相怎麽辦?於是他們設立了內閣。”
“至此,明朝是沒有以前朝代的左右丞相了,他們采用了多相制度,內閣少則三四人,多則七八人,都能算作丞相。”
朱元璋聽聞,再次眼前一黑:這些不肖子孫!
“不過明朝內閣有個默認的潛規則,說是非進士不如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在明朝,進士分為一甲、二甲和三甲,其中一甲只有三人,狀元、榜眼、探花,這三人是免試進入翰林,二甲稱為進士,通過翰林院庶吉士考試可以進入翰林,三甲人數最多,被稱為同進士,是沒有資格進入翰林的。”
“根據現代人統計,明朝二甲一般一次只有不到一百人,三年一次,也就是說,要在全大明考到前一百,才有機會進入內閣稱為丞相。”
“從這一方面來看,明朝內閣的丞相人選都是智商非常厲害、情商至少也夠用的人,這些人管理大明,別的不說,至少不會鬧出什麽大亂子來。”
“內閣和朝廷修修補補,皇帝就是幾十年不上朝還沈迷各種奢侈享受,明朝這艘大船也不會沈。”
“如果不是明朝末年遭遇了小冰河時期,各種天災頻發,各地都連年簽收,北方游牧民族又因為小冰河時期變冷而全方位南下,明朝搞不好還能多撐不少年,最後也搞出個君主立憲制度來。”
“畢竟明朝這種科舉選拔、內閣多相、黨爭厲害、小資產階級萌芽、嫡長子繼承制皇帝沒啥用的朝廷,簡直是君主立憲的天選國家啊!”
朱元璋不僅不能理解,而且不能接受:你說什麽君主立憲?那和我們被架空了有什麽區別?!
“除了內閣制度之外,明朝還講究‘重典治吏’,也就是對官員格外嚴格,當然這只是初期君主權力較大時能夠達成的,等中晚期,皇帝對於官員也很難達成非常有效的重拳出擊了。”
“不過明朝中晚期也有個頭鐵娃,是那種放在論壇上能讓人爭論一下他和於謙究竟誰更厲害的內閣首輔張居正,張居正頭鐵到搞出來一個考成制。”
“這裏提示一下,上一個想要搞官員考核的範仲淹和王安石最後都被罷相,也就是宋朝不殺士大夫,在這種情況下,張居正還搞出考成法改革,也著實是頭鐵。”
朱元璋感興趣了起來:“這張居正想要怎麽改?”
“當然,張居正也沒有因為變法而死,也就是差點被皇帝開棺鞭屍了而已,但是最後不也沒開成鞭成嗎?”
朱元璋:等等,這是我某代孫子幹的?
張居正:???看向三頭身小皇帝。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